发布时间:2024-11-21 22:41:59 来源: sp20241121
山川灵秀集腕底,诗中有画画中诗。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诸乐三不仅是知名的国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教育家。
诸乐三,号希斋,浙江安吉人。18岁时,他有幸成为吴昌硕的门生,吴昌硕对其才华赞赏有加,曾言:“乐三得我神韵。”诸乐三传承了吴派的笔墨风格和精神内蕴,同时融入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曾是医生的诸乐三,总是以一颗悲悯仁爱之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种精神也成为他从事美术创作和艺术教育的基石,可谓是由“医者仁心”到“艺者仁心”的转变。
作为一位在诗、书、画、印中畅游自如的艺术大家,诸乐三的艺术造诣深厚,他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并将自己敏锐的艺术触角深入创作和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20世纪50年代,他与同代的艺术家潘天寿、吴茀之等人在中国美术学院并肩作战,共同挥斧开路,为中国画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他们齐心协力,将学院原本繁杂的中国画教学体系细分为人物、山水和花鸟等专业科目,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进行中国画的学习和研究。
1961年,诸乐三与潘天寿、吴茀之合作创作了中国画《东风颂》。款识记下了三人的分工:“天寿石,茀之牡丹,乐三水仙并记。”这三位艺术大家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笔墨风格,但在这次合作中,为了让画面呈现出更加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他们都有意收敛自己的特色,寻求笔墨的协调与融合。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美术创作上的合作,更见证了三位艺术大家审美思想的交融和友谊的升华。
诸乐三的绘画深受吴昌硕的影响,绵密的章法、明丽的色彩、重视墨的运用,这些皆从吴风而来。但他也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其创作将金石篆刻和传统文人画的趣味融为一体,开拓了“形气兼重”的绘画风貌。在创作内容方面,他擅于表现花鸟题材,并常将视角聚焦于生活中的寻常之物上。如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白鸡红柿》《棉丛图》《秋厨佳味》等作品,皆是从平凡景象中发现不平凡的诗情画意,以灵动的笔墨表现自然之美与生活之味。
在绘画教学上,诸乐三以传统画论作为理论基础,并充分结合学生特质及个性,因材施教。有时学生未能掌握好笔墨的分寸,他会现场进行示范,准确讲解要领并指出其问题所在,让学生更加直观而清晰地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迄今遗存的近300幅诸先生的写生画稿,题材广泛,形式各异,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参考资料。
在书法篆刻领域,诸乐三主导并参与了中国教育史上首个本科书法篆刻专业的教学大纲制定。他巧妙地将传统的师徒相授模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筑起了一个兼容并蓄的学术体系。年近八旬,他再次大胆开创,率先引入了书法篆刻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这一举措,无疑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孕育出一批批既通达古今又不乏思辨能力的艺术后辈。
诸乐三的书法拥有朴实无华、浑然天成的美感。隶、楷、行、草,他均能驾驭得得心应手,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厚重而又内敛的气质。而他的诗词饱含生发与绽放的力量,充满生命力,写尽世间的万种风情。如诸乐三赠陆抑非诗作:“一番沉醉一番新,蕴藉东风自有神。不畏风霜冰雨雪,芳华长抱四时春。”道出了一代艺者学人的情怀与心志。
回顾诸乐三的艺术之旅,诗、书、画、印是贯穿其中的四条主线,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成为他探索真知、寻觅真我的重要路径。诸乐三常常强调“要多读点诗文以加强修养”。修养不同,雅俗各异,这也传达出他对于中国书画艺术最核心的传统与精神的理解。诸乐三用他的艺术人生讲述了一个时代的故事,他为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精神。
(作者:张铨,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
(责编:申佳平、杨迪)